欢迎访问综合执法动态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人民监督 >>正文

让垃圾分类成为常态化自觉行动

时间:2020-05-11 作者: 来源:

  垃圾分类是环境治理的新变革,是生态文明的新进步。从改掉生活旧习惯到养成生活新习惯,需要一个过程,从垃圾分类强制的不自觉到形成常态化自觉行动,也需要一个过程。每个人都是责无旁贷的参与者,每个人都需要倾力践行与付出,才能把垃圾分类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才能切实提升社会整体环保水平和环境质量。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垃圾分类正式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轨道。根据《条例》,对违规投放、装运垃圾的行为将予以劝说或处以警告、罚款等惩戒措施。虽然惩戒不是最终目的,但必要的惩戒是推动条例实施落实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市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的有力抓手。

  连日来,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指引活动。各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与居民线上线下对接,有针对性地介绍垃圾分类知识,纠正不当的投放观念和习惯,帮助社区居民不断规范垃圾分类投放行为。经过前期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垃圾分类巩固环保效果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具体实施时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为避免光说不练假把式,在规范垃圾分类投放的实际工作中,监督者和参与者需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把环保意识共识转化并落实到日常具体的正确投放行为中来。

  要查遗补漏举一反三,选取归纳垃圾分类中容易出错的投放行为,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垃圾分类实际操作的水平。根据《条例》,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每一种垃圾都有人们熟知的代表物品,但要把生活中成百上千种垃圾物品都一一对应正确投放到相应种类中,却并非易事。

  比如人们用过的快餐食盒、饮料杯等,有的被想当然就近放进了厨余垃圾,有的被再生利用放进了可回收垃圾,实际上,由于回收成本高等原因,这类垃圾目前属于不可回收的其他垃圾分类。这就需要志愿者、引导员等加强行之有效的具体指导工作,居民也应尽快熟悉掌握分类的具体项目,切实履行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义务与责任。

  做好垃圾分类的关键之一,是从源头按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这一步直接涉及每一个参与者。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常识和经验大多数人都有,但要做到百分之百正确投放,不少人心里就含糊了。与其拎着一大袋垃圾到分类垃圾桶前随机分类,不如在把垃圾拿出门之前就做好分类收集,如果有分不清类别的垃圾,可以查询北京市垃圾分类宝典,这款微信小程序录入了3000余种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品类,基本能扫除垃圾分类识别的盲区。

  北京市配套出台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两桶一袋)指引》,旨在从生活垃圾源头上帮助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甄别收集的第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社区投放效率和准确率。居民可以在家中设置两桶一袋,分类收集垃圾两桶即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袋包括纸张、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可单独装在一个袋子。这样,居民在社区可以迅速准确找到以绿、蓝、红、灰四个颜色标识相对应的垃圾收集类别,方便正确投放。

  包括两桶一袋、四色垃圾分类站和换新装的四色垃圾收运车在内的系列设置,让生活垃圾从源头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分类装运工作更加方便直观,有助于居民养成分类收集垃圾的习惯,方便社会监督解决垃圾混装混运等问题,推动社区小区全面落实垃圾分类行动。

  垃圾分类是日常生活的新习惯,是环境治理的新变革,是生态文明的新进步。从改掉生活旧习惯到养成生活新习惯,需要一个过程,从垃圾分类强制的不自觉到形成常态化自觉行动,也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责无旁贷的参与者,每个人都需要倾力践行与付出,才能把垃圾分类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才能切实提升社会整体环保水平和环境质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综合执法动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